新课改的要求就是要“先学后教”、“以学定教”,即教师的教,或探究一定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,否则学生整节课只能拼命的紧跟教师的思路,或是干脆放弃。学生的自主性以及主动性被教师无情的剥夺了!
今天听了微机教师的一节课,也许是一种特殊的学科,导致学生过分贪于自己的“动手”,忽略了对教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。而教师在学生自学的环节又疏于管理,导致之后的各个环节进展并不顺利,课堂效果可想而知。
我认为“以学定教”的思路很好,只有在学生对教材有了大致了解的前提下,对基础的知识、操作的方法等有了清晰的认识后,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才能得心应手,游刃有余。学习效果才能事倍功半。
我想授课教师的缺陷主要表现在:在导学环节,教师缺乏对学生必要的引导,对学生的要求不明确,即使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,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查看几乎也是无效的。而电脑就在学生旁边,且开着。可想而知,学生会有多少心思放在教材上,有几个人会认真阅读教材,认真批注问题,认真地思考操作方法!
紧接着,检测环节中,只有几个学生才能顺利的说出答案,其他学生心不在焉,甚至仍有学生盯着电脑看。之后的探究中,各个小组都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问题,操作的尝试屡次失败。为什么?因为学生对教材的理论指导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。而这又需要教师点拨,时间就这样消逝了。
在最后的两个环节——归纳本节课的小结,以及课堂评价中,学生仍然是心不在焉,有好多学生根本不抬头,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看。就这样两个环节草草结束了。
课堂的最后实际上还设置了一个亮点,即让学生欣赏一些艺术字和文本框,内容算是送给学生的积极寄语。很好的亮点,但是学生的心不在焉使得效果大打折扣。
一节课结束了,学生对本节课的操作真正学会了吗?恐怕仍是雾里云里。
我最后提的建议很简单:微机课也应该定规矩,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儿必须严格定下来,否则就剥夺上机的机会;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,电脑显示器必须是关闭的状态;重视对学生自学的引导和要求。
2014-3-5 18:34:47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