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些传统名校,、实验校,为了巩固自己的“江湖地位”,盲目追求高升学率,不惜死揪硬逼,采取“加班加点加码”的方式,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,各种各样的教辅材料满天飞,最直接的目的只有一个——“学会考试,考试大学。”
当今中国社会的浮躁严重影响了教育。浮躁之风遮蔽了教育的本真,让那个教育误入歧途,“毁人不倦”,失去直接的尊严。教育要赢得直接的尊严,就必须返璞归真,重新找到自己的根本。
一个人的一生,若能一心一意地熟读几本书,一心一意学习一个专业,一心一意做成一个事业,一心一意爱一个人,未尝不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。拨开岁月里的各种纷繁冗杂,你我也可以活得从容。
湖南浏阳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文:“工作再忙也要读书,收入再少也要买书,住处再挤也要藏书,交清再浅也要送书。”
教育是点灯的事业,一个眼神,一句鼓励,一条短信,或许就能打开一扇窗,开启多扇门。
学生是什么?关于学生,应该有三层含义。首先,学生是学习怎样生存的人;进一步来讲,学生是学会如何生活的人;但从本质来讲,学生应该是学会热爱生命,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的人。
如果将以育人为宗旨的教育沦为单纯的知识传播与训练,而忽视人的价值、情感和地位,那么这既是教育的悲哀,也是社会的悲哀。
教师的幸福决定学校的质量。
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、灵动的,他们的视野不能局限在知识学习上,他们的幸福应该建立在更广阔的“做人”平台上。
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,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,他们永远在变化,“永远是新的”,而且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。每个人都是一座活火山,只不过各有各的喷涌时刻!
评论